错误育儿习惯,让宝宝不再说话!99%家庭还在做,抓紧停下!
从宝宝咿呀学语,到能够对答如流,这期间的两到三年是较考验父母带养方式的阶段。
正确的养育方式,可以让孩子顺利度过语言爆发期,掌握足够的词汇量,学会正确发音,自如地和他人交流。
而错误的方式,则很可能让孩子错过语言发展的关键期,导致其出现说话晚、发音不清、语言逻辑差等一系列问题。
尤其是下面这种不当的方法,很多家庭还在做,长此以往,会对儿童的语言发展将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!建议各位家长先收藏起来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!
吞咽、咀嚼、进食这些都是儿童早期需要学会的极其关键的技巧。如果出现障碍,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儿童的能量摄入和生长发育,但却会对语言发展产生直接影响。
而较能破坏这三种能力的行为,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,那就是带养人长期给孩子喂饭,吃流食和细软食物。
长期采用此种喂养方式,儿童的舌头灵活性和口唇封闭性都将受到影响,不利于儿童说话和发音。
现实中有一部分孩子,早期会说话,但因为长久吃流食,缺乏口腔咀嚼锻炼机会,口部运用出现障碍,以至于语言功能倒退,外在表现就是突然不说话了。
2、将孩子交给电子“保姆”带养
有研究表明——看电视三小时的孩子,语言发育迟缓的风险是看电视不到一小时孩子的三倍左右。
三岁以下的宝宝,每天多看一小时电视,到了七岁,出现无法专心的可能性,会提高将近10%!有些时候为了省时省力,又或者让孩子通过动画片学说话,所以带养人会不加限制地让孩子看电视、手机和iPad。
但实则,电子产品传输的信息对于儿童的大脑来说只是单向刺激,无法在大脑中建立有效的神经回路,这种刺激长期下去只是没有功能,没有效果的刺激。大脑不能产生相应的功能,那么语言发育和专注力也就无从谈起。
另外,在1.5到3岁语言发育关键期内,孩子无法进行真实有效的双向互动,没有语言练习的机会,发育也必然受到影响。